1.1.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目前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并不高。去年末,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约为27.33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去年GDP初步核算数计算,负债率约为36.7%。但有人提出,对当前的债务率要增强忧患意识,要保持警惕。之所以要警惕债务风险是因为( )
①过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②政府债务过多会造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③政府债务过多可能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④政府债务过多会影响国家治理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16年以来连续8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增长水平,相比公共预算收入个位数增长速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造成的“剪刀差”,正在给积极财政政策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由此可见,这种“剪刀差”
①不利于经济发展,要减少这种差别 ②使经济健康发展,使财政盈余更多
③是公共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属于财政节余 ④是公共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属于财政赤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①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②清理、规范、取消各种形式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③加大了政府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力度
④通过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属于这不利影响的有
①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②最终导致供不应求和物价上涨
③会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A.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调整分配政策来降低企业收入
C.增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6.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2016年7月11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紧急拨付应急救灾资金8亿元,全力支持做好应急救灾工作。财政部的这一拨款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是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③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④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离不开近年来我国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这说明
A.国家财政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合理的资源配置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C.国家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物质基础 D.科研经费增长速度最终决定科研创新的水平
8.甘肃省银川市兴庆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2016年上半年投入民生资金7.71亿元,同比增长16.7%,努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百姓。这说明国家财政
①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通过扩大支出促进收支平衡 ④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为重点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10.“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 )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近几年各种海外代购及直邮购物的数量急剧上升,关税流失严重,为此,海关总署调整了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政策,关税免征额度从400元(我国港澳台地区)或500元(其他国家或地区)降至50元。此举( )
A.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因为征税对象和税率不能随意改变
B.说明了关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C.要求公民积极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D.有利于打击偷逃税款的商业性走私行为,增加国家税收
12.某镇居民张某在闹市区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投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小饭店,他自己掌厨,妻子进货、理财,儿子、女儿当服务员。张某一家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入6万多元。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600元。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13.国家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职务消费、社会福利保障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薪酬管理,限制其高薪的做法的依据是( )
A.对国有企业员工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合理性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1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明确规定,“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B.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D.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15.某公司2011年8月至12月发出217.43万元的货物,未记销售收入,少缴纳增值税36.96万元。该行为属于(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16.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利率 ②我国四万亿人民币的庞大投资
③2009年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 ④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读下表,据此回答
单位:亿元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上半年 |
国内生产总值 |
183868 |
210871 |
246619 |
130619 |
国家财政收入 |
31649.29 |
38760.20 |
51304.03 |
34808.19 |
国家财政支出 |
33930.28 |
40422.73 |
49565.40 |
2882.02 |
分析上表2009年上半年与2007年收支状况的不同之处在于( )
①2009年上半年是财政收支相等,2007年是财政赤字
②200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2007年是财政赤字
③2007年的财政状况比2009年上半年更理想,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2007年比2009年上半年更好地发挥会出了财政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财政平衡、没有赤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条指标。但改革开放以后,财政赤字却成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①扩大居民消费,增强供给能力 ②减轻企业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③增加消费需求,抑制通货紧缩 ④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分批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据此回答下题
20.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必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坚持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种按劳分配形式 ④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1.材料中提到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加快农民土地流转,让农民土地要素参与分配
B.让农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C.多渠道为农民投资小微企业创造条件。
D.将按劳分配作为农村收入分配的唯一形式
22.多地税务机关与商业银行签署“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协议,税务机关定期向银行提供小微企纳税信息和纳税信用等级,银税双方建立征信互认机制和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实现专业优势互补、信用信息共享。“征信互认、银税互动”
①有利于增强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 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
③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经济效益 ④进一步盘活了企业的信用资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3.“财政投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省、市、县三级政府建立“民本政府”和“发展为了人民”理念的真正体现。财政的这种投向
①反映了政府的政策目标和活动方向 ②旨在使财政收支及时反映供求关系
③说明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主导地位 ④彰显了财政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的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张某是一大型国企的科技人员,每月的月薪加上奖金接近50000元,2014年11月1日,张某得到一个好消息,他可以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利润分红。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24.张某的工资和奖金属于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技术要素分配
25.张某按照技术入股所得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土地要素分配
26.2016年10月21日至2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15督查组第2小组深入基层,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国家要实现脱贫攻坚工作
①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②要全面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要完全由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④必须多发行货币来增加居民收入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7.《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指出,分配关系改革最初主要是在“按劳分配”的框架内进行的,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观,肯定了基于劳动贡献大小形成收入差距的合理性。这反映在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上是
A.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B.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分配对象
C.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D.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8.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此次目的在于形成 中央管理改革企业负责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行业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水差距。央企负责人薪水制度改革的依据在于
①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性 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③实现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④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9.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特别强调多重视按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大大促进了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下面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对各生产要素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定
②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贫富差距,国家必须要适当的调控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投入量实行的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0.某家庭一家五口人,爸爸是国企的工程师,月薪8000元,年终奖金1万,母亲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白领,通过技术入股,年终分红收入10万,弟弟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打工,工资收入4000,奶奶在老家有一套房子,出租给别人,月租2000元,爷爷刚退休,在家炒股,一年大概3万左右,这一家人的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分别是多少( )
A.18000、10万 B.18000、4000 C.18000、3万 D.8000、3万
31.网络发票是指纳税人通过互联网,使用税务机关提供(或认可)的网络发票开具系统开出的普通发票。《网络发票管理办法》的实施有望打破网购不开发票,不纳税的“潜规则”。这一举措有助于
①从源头上治理防治偷漏税行为 ②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③加强对税收的监管和稳定财政收入 ④杜绝网络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我国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防治大气污染,其经费主要来于税收,这说明
A.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是一致的 D.每个公民都能自觉诚信纳税
3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我国2013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隐藏在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 )
①国家推进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②国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④居民消费提高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2015年1月15日,记者在四川省国税工作会上获悉,去年全省国税累计办理各类减免税456亿元,增长19.5%,惠及纳税人90万户。今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将有望纳入“营改增”范围。“营改增”的积极作用是( )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④大规模增加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常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36.CPI指数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般CPI指数过高反应当前经济发展过快,国家必须要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免造成经济发展秩序的混乱,若当前CPI指数为4.5%,国家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怎么办
①扩大财政盈余额 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④增加企业的税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7.下列哪一选项符合按劳分配的内容( )
A.李某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月薪3000元
B.王某通过技术入股一家民营科技公司取得的收入
C.孙某经营的天猫网店在2014年双十一促销活动中获利80000元
D.小张在中国海洋石油的月薪是14000元
38.2014年11月14日,河南孟州市南庄镇上口村348户农户领到了农村土地流转股权证,成为新型土地入股股权人。农民可以将士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这种模式
A.不符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是按照土地要素参与分配
C.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D.不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39.北京市近日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划归科技成果完成人以及对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所有,通过科技成果入股、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等办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
①科技成果入股是分配制度的主体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技术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④实行按劳分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0.下列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草药所得的收入 ②技术入股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1.2017年3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实施这一意见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②缓解就业严峻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③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④破除创业体制障碍,深化人才机制改革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42.《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中央出台这一规定旨在
①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保障科研人员和教师有稳定的收益分配
②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调动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③在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④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4.李克强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是收入分配改革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切入点,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双创”
①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
②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
③能有效地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④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5.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一种权利。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这种激励方式
①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②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
③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相联系,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6.“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科学谋划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把“精准扶贫”比喻为“滴灌”,不能“喷灌”“大水漫灌”。从财政角度看,这意味着
①财政收入将会小幅度减少 ②加大财政对特定对象的扶持力度
③财政的支出结构更加得到优化 ④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7.将于2018年正式实施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根据现行排污收费项目、计费办法和收费标准,设置环保税的税目、计税依据和税额标准;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后,不再征收排污费。上述规定
①可在费改税的有效衔接中促进环保税的征收 ②体现了税收的法制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③看到了我国税收是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④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8.我国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按1.5%和2%的税率征收契税。这一措施的积极效应是:
①调节房地产行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②正确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③减少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④发挥税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节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9.学习酒店管理的大学生李华毕业后回乡创业。2016年全年,他种植承包地果树的收入为10000元,经营农家乐赚得40000元,3000元买下一年前已经看好的一部手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李华这一年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李华10000元种植果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这有利于其实现社会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④买手机的300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0.2017年夏季,某私营企业正式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材料中的积分制度管理
①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表现 ②有利于优秀员工脱颖而出
③体现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④坚持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材料一 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指出:2014—2016年继续实施对文成、泰顺等12个重点欠发达县的特别扶持计划;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就业人员在工资、福利、养老、医疗、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适时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农户劳动者提高工资水平;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材料二 效率与公平是高飞的“双翼”。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更多在提高效率,创造财富。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多保障民生、提高社会公平,将成为新的政策取向。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就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国民经济的主要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衡,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
(2)简要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
参考答案
1.D【解析】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债务过多可能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治理能力,③④适合题意;财政盈余意味着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①错误;政府债务过多会造成市场有效需求过剩,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A【解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材料中的“剪刀差”反映的是财政入不敷出,说明公共财政处于赤字状态,④符合题意。这种“剪刀差”正在给积极财政政策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①符合题意。②③阐述的都是财政节余,不符合材料主旨。
3.A【解析】财政赤字是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清理、规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减少财政收入,导致财政赤字,②符合题意。加大政府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力度,会增加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③符合题意。①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降低财政赤字的风险,不符合题意。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与当时的经济情况相适应,④观点不科学,且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的压力。
4.D【解析】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增加产生不利影响。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③。财政收入过多会导致供过于求,物价下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排除②。
5.D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D符合题意。一味提高财政收入会影响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会影响财政收入,A排除。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企业、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降低企业收入”说法错误,排除B。依靠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发国债来增加财政收入会影响社会总供求平衡,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排除C。
6.B【解析】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款项,体现的是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作用。财政支出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故②符合题意,排除①。从支出方向看属于社会保障支出而非经济建设支出,故③符合题意,排除④。
7.B【解析】根据材料中“这离不开近年来我国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的信息,可以看出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符合题意,AC与题意无关。科研经费增长速度会影响科研创新的水平,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D。
8.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兴庆区加大财政民生支出力度,体现了①。财政支出的过程实际是对财政掌握的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财政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克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②正确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财政应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重点,④观点错误。
9.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先扣除掉“三险一金”,7000-(7000×(8%+2%+1%+12%)+3500)=1890元。要注意将1890分成两部分,1500元×3%+390元×10%=84元。答案选D。
10.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征以法,纳以法”体现了①,“取于民,用于民”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11.D:该题考查关税的作用,由“关税流失严重”这一关键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违背了”说法错误。B项是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C项强调公民的监督意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D。
12.B【解析】张某一家开的小饭店属于个体经济,其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李某收取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因此A、D两项不能选。C项中的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C【解析】限制企业负责人薪酬的依据是为了防止收入差距扩大,这强调了公平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金都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也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A说法片面;限制高薪本身不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B项排除;D项强调的是效率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
14.D【解析】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D项符合题意。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 “同步富裕”, C项说法错误。A项中的“更加注重效率”、B项中的“规范分配秩序”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15.A 【解析】该题查考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该公司的行为显然属于用欺骗、隐瞒等方式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属于偷税。故选A。欠税是指超过缴纳期限未缴纳,骗税是指骗取税收优惠政策,抗税直接拒绝缴纳,故BCD都不符合题意,答案应选A。
16.B 17.D
18.D【解析】适度的财政赤字能够扩大消费需求,抑制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增长,③④符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①说法错误。②与题意无关。
【考点】财政赤字的影响
19.C【解析】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首先出现的传导现象应该是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使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故接下来的应该是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使原材料的进口增加,进而导致进口成本增加,故正确的传导顺序应该是③→④→①→②,C符合题意。
20.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不是按劳分配的形式,③错误。行业垄断是本届政府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④不选,①②符合分配制度的描述。选C。
21.D关于分配制度,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D是错误的,所以不选。农民生产要素分配,加快土地流转,让流转出效益,是符合当今农村实际的,B项是教材完整表述,C项是国务院最近的对小微企业的政策,答案选择D。
22.A【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的知识。“征信互认、银税互动” 协议,根据协议, 把纳税额度信用作为贷款守信的激励措施,将“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融资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盘活了企业的信用资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对于税务部门来说,这种守信激励必然会在社会中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纳税人依法经营、诚信纳税,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协议既不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A。
23. B【解析】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投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和活动方向,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据主导地位,③观点不科学。
24.B 25.C
26.C【解析】国家为了履行扶贫攻坚的职能,必须占有一定的社会财富,①符合题意。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帮助居民脱贫,②正确符合题意。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扶贫攻坚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排除③。货币的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④观点错误。
27.C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强调劳动贡献大小影响收入分配,因而与按劳分配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要求相符合,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的是范围,与题意无关;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的扣除后,B项表述错误;D项是强调其地位,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按劳分配
28.B试题分析:央企高管获得薪酬属于初次分配,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形成 中央管理改革企业负责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行业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水差距”符合公平与效率一致性原则,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9.A试题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参与分配的制度,并不是按量实行的分配,按照这种分配也是对生产要素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确认,在按生产要素的分配中,若没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是没有收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贫富差距,同时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之外,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故选A
30. C试题分析:上述一家5口人中,爸爸由于在国企,所以18000属于按劳分配,母亲通过技术入股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弟弟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奶奶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爷爷是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收入,故选C。
31.C试题分析:发票是征税的重要依据,完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打破网购不开发票的状况,能防止偷漏税行为,从而防止国家税款流失,保障财政收入,①③正确符合题意。偷漏税行为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②不符合材料主旨;④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说法不科学。
32.A试题分析:“投入大量的资金防治大气污染,其经费主要来于税收”,强调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A项符合题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项错误,C D两项与题意不符
33.D试题分析:中小企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国家通过推进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活力,进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故选①;近年来,我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不符合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企业经营范围广泛,既可能从事第二产业,也可能从事第三产业,不能由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推断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故③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不选;消费对生产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我国居民对服务业要求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故应选D。
34.C试题分析:“营改增”的积极“营改增”的初衷就是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轻装上阵,而不是为了拓宽财政收入来源,①错误,②正确,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将有望纳入“营改增”范围,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③正确,营改增目的不是为了大规模增加税收,④错误,所以答案选C。
35.C试题分析:公民要自觉诚信纳税,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说明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①②适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考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6. C【解析】材料中CPI指数是4.5%说明当前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要解决此问题必须给经济降温,①扩大财政盈余额是减少财政资金的利用,故选,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可以减少贷款规模,故选,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扩大财政支出,经济发展更热,故不选,④增加企业税收,实际上增加企业成本,给经济降温,故选C
37.D【解析】A项是按劳动要素分配,B项是按技术要素分配,C项是按照生产要素分配。中海油是国有企业,答案选择D。
38.B【解析】农民可以将士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是属于按土地要素参与分配,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是在坚持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所以AC错误D说法错误.
39.B【解析】分配制度主体是按劳分配,①错误,题中没涉及按劳分配问题,④不选,科技成果入股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明显题中涉及的是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答案选B
40【答案】D【解析】技术入股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属于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农民承包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是按劳分配。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也是按劳分配。答案选D。
41.A【解析】本题考查按技术要素分配。实施这一意见并不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①题肢错误,不选。该意见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②题肢与题干无关,不选。③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42.D【解析】“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目的在于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调动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中的“按劳分配”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③中的“再分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43.A【解析】经济发展和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虽然我国GDP和税收增速都在下降,但是税收增速下降幅度远高于GDP增速下降幅度,这说明税收增速相对于CDP增速的变化主要受分配政策的影响,故选项①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③;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税收增幅低于经济增速,有利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故选项②符合题意;选项④说法错误,出口不振、内需不济等动力匮乏是GDP增速放缓直接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4.A【解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双创”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①正确;“双创”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所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②正确;“双创”并不能有效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③不选;劳动报酬收入并不属于再分配收入,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4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知识。③说法错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获得股票期权,依靠股票价格上涨获得更多收益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④这种分配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不是劳动贡献,故说法错误。①②说法正确,故选A。
4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知识。材料中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 求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财政对特定对象的扶持力度,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②③正确,选C;①不选,因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少;④与材料无关。故选C。
4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税收的知识。“税收具有法制性”是不科学的,②不选;③说法不符合题意。选项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48.B【解析】我国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有利于调节房地产行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①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起到正确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作用,②不选;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起到减少财政支出的效果,③不选;我国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有利于发挥税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节作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49.B【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李华10000元种植果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经营农家乐赚得40000元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适合题意,排除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其实现社会价值,促进全面发展,③适合题意;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买手机的3000元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5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选项③说法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材料中主体是私营企业。④不选。故选A。
51.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5分)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5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类试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主要从收入分配制度、两个合理比重和两个同步提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等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52.(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财政的这一作用。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国家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体现了财政的这一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些都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解析】本题以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和国家财政支出方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材料一描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稳定提高,材料二描述了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在扩大,故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考生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角度来说明。
(2)本题的回答要紧密结合材料,“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